• 官网首页
  • 走进墨睿
  • 新闻中心
  • 应用与产品
  • 研发中心
  • 检测服务
  • 党建工作
  • 联系我们
全部 企业新闻 行业资讯
  • 2020
    08-21
    和手机发烫说再见!北大在散热材料取得新突破,迎接5G时代

    炎炎夏日之中,气温飙升,大家应该都有这样的体验,手机玩着玩着就开始发烫,手机运行也变慢,真的是让人苦恼。其实不光手机,其他很多电子产品都有这样的问题,对于解决电子产品发烫问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散热处理,现在很多产...

  • 2020
    08-21
    3篇Nature Energy,Jeff Dahn独占2篇!无负极锂金属电池大放异彩!

    提到高比能电池,大家可能很快就想到锂金属电池、锂硫电池、锂空电池,其中距离应用最近的是锂金属电池,但是锂金属电池的实用化面临着重重挑战,获得几十微米级别厚的大面积、高纯度锂箔是非常困难并且昂贵,对锂箔的处理也非常难以...

  • 2020
    08-14
    官方揭秘小米 10 至尊版 120W 秒充技术:石墨烯基蝶式双串电池

    8月11日晚上,雷军带来了小米十周年演讲。在演讲之后,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正式发布。分为三个版本:透明版、亮银版、陶瓷黑。小米10至尊纪念版定价5299元起:120倍超长焦相机、120W秒充科技、120Hz十亿...

  • 2020
    08-14
    碳纤维在柔性超级电容器中的研究进展

    随着便携式和可穿戴智能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其对储能器件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超级电容器难以满足其需求,柔性超级电容器因其具有轻便、可弯折以及良好的循环稳定性,成为新一代有巨大潜力的储能器件。本文介绍了超级电容器以...

  • 2020
    08-07
    Nat. Nanotechnol.:重磅!单晶石墨烯生长的新方法

    多层石墨烯及其堆垛顺序具有独特的物理特性,可以将材料从金属调控为半导体并具有超导性以及对透明电极进行技术设计的能力,用于集成和众多其他应用的互连。石墨烯薄膜的性质相对于层数及其晶体堆垛顺序有很大变化。例如,单层石墨烯...

  • 2020
    08-07
    石墨烯纳米带再登《Science》!可在非金属基底上直接合成!

    原子级上精确控制的石墨烯纳米带(GNR)由于其特殊的电子结构、磁性边缘状态、载流子传输特性而备受关注,近年来已发表了多篇《Science》/《Nature》。   研究者们通过设计有机分子,然后在...

  • 2020
    08-01
    浙江大学高超课题组--极低石墨烯负载的石墨烯/聚合物复合材料中实现高效电磁干扰屏蔽

    复合材料的电磁干扰(EMI)屏蔽性能通常受其电导率和磁导率的限制,而电导率和磁导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电填料的含量、长宽比、磁导率等。较高的填料含量通常会导致成本高、分散性差且易于团聚,使聚合物复合材料机械易碎且...

  • 2020
    08-01
    哈佛大学Philip Kim课题组--双螺旋双层石墨烯中的可调谐自旋极化相关态

    晶格中电子的能量带宽低于长程库仑相互作用能时,可促进相关效应。莫尔超晶格(通过控制扭曲角度堆叠的范德华异质结构创建)使电子能带结构的工程化成为可能。奇异的量子相可以出现在经过设计的莫尔条纹平坦带中。   ...

  • 2020
    07-26
    南京工业大学刘公平和金万勤课题组--分子桥稳定水中的氧化石墨烯膜

    最近的创新突出了二维氧化石墨烯(GO)膜在与水有关的应用中的巨大潜力。然而,不良的水诱导效应,例如堆叠GO层压材料的再分散和剥离,极大地限制了其性能并影响了其实际应用。在水中稳定的GO膜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文报道...

  • 2020
    07-16
    锂离子负极材料-石墨仍是主角

      从早期的铅酸蓄电池到镍铬/镍氢电池再到如今的锂离子电池,电池技术也经历了多次迭代。相比其他种类的电池,尽管锂离子电池出现相对较晚,却后来者居上,依靠其出色的综合性能在几乎所有下游应用市场进...

  • 2020
    07-16
    今年最火课题之一!魔角石墨烯三个月内第5篇《Nature》!

    在2018年,麻省理工Pablo Jarillo-Herrero课题组将两片石墨烯堆叠起来并旋转~1.1°,于是发现了石墨烯新的电子态,可以简单实现从绝缘体到超导体的转变,开启了非常规超导体研究的时代。这一轰动性的发...

  • 2020
    07-09
    通过构筑界面Mo–N–C键提高MoO2/氮掺杂碳复合材料的钠离子存储性能

    钠离子电池因具有与锂离子电池接近的工作电压且具有丰富的钠资源优势而受到广泛关注,并有望成为商业化锂离子电池的替代产品。然而,开发合适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仍存在一些挑战。   近日,华盛顿大学曹国忠教...

首页 789101112 末页
广东墨睿科技有限公司  © 2015-2022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23484号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5690号